教学科组历史科组动态

未雨绸缪,提质增效

––深圳科学高中开展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第一次研讨会

时间:2023年5月19日 作者:历史科组 浏览:

为加强各年级之间的教研联动,充分吸取当前2023届师生备战高考的经验,为即将升入高三年级的2024届师生的一轮复习工作探索新思路、新方式,2023年5月18日,我校历史科组开展了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的主题为“突破备考瓶颈,提升备考质量”。该主题的制定,与2023届高三备考团队在备考实践中集中总结的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高三复习备考亟待突破的三个瓶颈问题息息相关,即:第一、如何解读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如何基于“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的要求确定恰当的复习目标;第二、如何将“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内容融合,重构知识体系;第三、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为实现集思广益、重点攻坚,科组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调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备课组教师,同时邀请深圳市知名专家、科高督学陈启洪老师进行现场把脉。

当天的活动首先由高二年级的解修东老师主讲研究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以作为剖析探讨的范例。解老师基于对新课标“内容要求”进行整合,将“纲要”和“选必”的内容深度融合,针对核心问题、重要历史概念创设情境,在任务驱动下推进复习过程。解老师的课,实现了“必备知识融得深”、“核心问题抓得准”、“重要概念厘得清”,赢得了与会教师的认可。

围绕上述课程容,雷勇军老师也进行了教学设计。针对备考瓶颈,雷老师从技术上提炼了“双新”背景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三大流程,即:“必备知识融合”、“问题情境探究”“测评反思提升”。雷老师认为,“必备知识融合”包括两个环节:“必备知识体系重构”、“历史概念突破”;“问题情境探究”则不妨采取“任务+情境+问题”的方式落实;“测评反思提升”应包括“核心问题回顾”“对标试题测评”“标准参照反思”三个部分。上述三个环节中,第一环节是前提,第二环节是关键,第三环节是保障。

在上述“同课异构”之后,高二年级的彭圣梅老师作为高二历史备课组长,介绍了“准高三”的复习思路,即:“目标导航定方向,知识融合夯基础、任务驱动重过程、精讲精练促提升”。同时,彭老师介绍了2024届高三的复习内容规划及时间节点。随后,作为深圳市命题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带领我校2023届学生在深一模、深二模历史考试中相继斩获佳绩的功臣,高三历史备考团队带头人李小锋老师对进行上述复习思路和规划进行了点评。李老师就“知识落实与迁移应用”、“深挖教材与拓展教材”、“设问方式与水平层次”等方面,结合本次研究案例,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准高三的复习备考作了精准指导。

针对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暴露较为突出的科组老师一起就“学困生基础知识落实”问题,科组也进行了重点交流,高三年级的刘筠尧、赵超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独到有效的做法,提出了采取“教师引导、自愿组团、打卡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既减轻教师负担、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双赢效果。

活动的最后,李冰凝老师就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希望全体科组教师、尤其是2024届准高三的教师抓住“必备知识融合”的牛鼻子,聚焦“问题情境探究”的关键点,打好“测评反思提升”的攻坚战,教师多流汗,学生少流泪,减负增效强备考,轻装奋进新高三。